其他公告
最近因為COVID-19確診數據的通報,產生校正回歸的熱議,更有民眾擔心每日通報的數據不可靠,到底疫情監測的數據可靠嗎?該如何判讀?
疫情監測的主要目的,在於即時了解疫情之消長,以作防疫政策擬定規劃的調整,並協助評估當前防疫政策之成效。不過,在觀察指揮中心每日公布的確診個案數目時,需要了解疫情監測通報背後的原理與流程,要不然數字雖然會說話,但是人人解讀卻大不同。
當疫情快速增加時,檢驗的量能跟行政上的通報,都可能出現塞車的現象。因此,一個個案從開始生病出現症狀,到最後被通報並且被計算在當日的記者會中,一定會有相當程度的延誤。這個延遲(通常稱為通報延遲,reporting delay)在這一波的疫情中,看起來有一週甚至更長。簡而言之,生病的人不一定馬上會就醫,就醫之後不一定馬上被採檢確診,確診後也不一定馬上被通報。在這個情形下,我們每天在記者會看到的每日新增個案,其實包括過去兩週內(甚至更久)發病的個案。所以,不論回歸不回歸,大家不應該單純的用每日數字的上升或是下降,來判斷目前的防疫狀況。
另一個比較不受到通報延遲影響的作法,就是根據病患發病日的時間軸(對於無症狀者用送驗日來代替發病日)來看疫情的趨勢,這也是比較標準的流行曲線(epidemic curve)的做法。如果發病日的資訊正確的話,這個做法較能準確地觀察疫情演變。不過這個做法有一個要小心的地方,那就是無法非常的即時。因為最近一週才發病的個案,有可能因為通報延遲,所以還沒有出現在通報系統內(甚至還沒有被診斷)。因此,如果用發病日來看疫情趨勢,一定會發現最近幾天的個案數目是下降的,這不能解釋為疫情趨緩,應該要把最後幾天略過不看。以5/23日疾病管制署公布的流行曲線(依照發病日為時間軸)來看,病例數目在5/15之後開始下降,但是這不應該解釋為5/15之後疫情受到控制,而只是5/15之後才發病的個案還沒有全數通報進來而已。雙北市在5/15起提升為三級防疫,進行嚴格的疫情控制措施,因為從感染到發病大約需要一至兩週的潛伏期,所以就算雙北的三級防疫措施非常有效(平均一個個案傳染給不到一個人),預期在雙北的流行曲線(依照發病日為時間軸)上,至少要5/15之後的一兩週,才會看到個案數的下降。
簡而言之,疫情監測受到通報等因素的影響,不應從每日新增的通報人數趨勢來過度解讀。依照發病日為時間軸的流病曲線判斷趨勢較為正確,但是最近一週的資料會被低估,因此判讀上仍要注意。另外,由於輕症與無症狀的個案不一定會就醫確診,目前的通報數字勢必小於實際的感染人數,因此國內疫情仍屬嚴峻。民眾雖然不應恐慌,但仍需維持高度警覺,在疫情趨緩之前,持續維持高強度之防疫行為,盡量待在家中,減少家人之外的接觸。
全國COVID-19本土確診個案發病日趨勢圖。資料來源:https://nidss.cdc.gov.tw/nndss/disease?id=19CoV
(查詢日期: 2021年5月23日)
聯絡人:廖君蓉秘書
email: phc@ntu.edu.tw